一、保健品类目特殊要求
资质门槛:
产品需在原产国上市销售(提供当地药监局备案证明);
成分表需标注“不适宜人群”(如孕妇、儿童)及每日摄入量;
禁止添加:激素、违禁药物(如西布曲明、酚酞)。
标签规范:
中文标签需覆盖原标签(字体高度≥1.8mm),包含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原产国;
警示语:需标注“本品不能替代药物”。
二、入驻流程拆解
资料准备:
核心文件:海外公司注册文件、品牌授权书、商品质检报告;
辅助文件:生产工厂GMP认证、产品功效临床试验报告(如有)。
审核重点:
品牌真实性:平台会抽查海外官网、社交媒体账号;
商品合规性:成分表需与海关HSCode编码匹配。
三、费用与运营成本
费用结构:
保证金:15万元(若经营多个子类目,按Zui高值收取);
扣点:6%-8%(视品牌知名度浮动);
质检费:首次入驻需缴纳2000元/SKU的抽检费。
运营成本:
保税仓仓储费:0.5元/件/天(杭州保税仓);
头程物流费:美国仓-中国保税仓约15元/kg(海运)。
四、避坑指南
违规雷区:
禁止宣传“治疗”“治愈”等医疗用语;
不得销售“代购”类商品(如个人海外直邮拼单)。
应对策略:
提前与海关AEO认证物流商合作(如中外运、DHL),降低查验率;
使用“跨境溯源码”(通过支付宝/淘宝扫码查看全链路物流信息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