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5日,京东国际(hongkong.jd.com)正式上线。京东国际与京东主站一样,走的是海外直采的“自营+海外商家入驻”的平台模式路线。海外直采模式或许是京东的杀手锏,毕竟京东依托自营独立B2C起家,自营给京东在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核心竞争力。海外直采是京东在跨境电商领域复制自己的B2C自营传奇故事,也会成为京东国际的体验竞争力。
品类覆盖:覆盖时尚、母婴、营养保健、个护美妆、3C、家居、进口食品、汽车用品品类。
产品来源:美国、加拿大、韩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法国、德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品控措施:执行商家资质、进货渠道、不定时抽检、自主研发质控系统、严格的惩罚机制。
物流仓储:支持全部跨境电商通关模式,拓展海外仓以及保税仓,不断丰富和优化线路。已经建立了荷兰、香港、杭州等多个海外仓和国内保税仓,加强与国际供应链、保税仓的无缝对接,真正打通从海外到中国消费者“zui后一公里“的通道。
供应链体系:建立海外直购、品牌商直供的供应链体系。
核心优势:在自营领域,京东的优势一是经济规模效应,二是一贯的保证真货,三是在国内自营方面,已经和很多***建立稳固的关系,是可以借力已经建立的采销体系发展很多跨境新业务,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在平台方面,京东也是以自营起家,之后逐渐加入平台业务,两者结合,相辅相成。从跨境电商的角度来说,世界上商品的多样性给了京东平台巨大的业务空间,可以为消费者大幅度增加商品丰富度和选择性。由于部分品类,如服装箱包的特殊性,平台模式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。
在物流方面,京东国际目前支持三种模式,直邮、备货、集货。跨境电商直邮的方式确实受限于物流,尽量提高物流速度,优化供应链是一个解决方案;另一个优化用户购物体验的方法是,尽量做到让客户预期的到货时间内能准时到,京东采取和大型国际物流如DHL等合作的模式,并通过打包来降低国际物流费用成本。
对商家而言,相比起这些顾虑,“平台+自营”带来的好处可能更大。举个例子,很多国外大 品牌用跨境电商模式进入中国,对中国本土电商环境和法则并不了解,由于直接入驻平台开店的成本过大,可以与平台合作,而京东的平台可以极大的减少其巨额的开店成本。
京东跨境业务的产品丰富度仍然有待提高,在自营业务的扩展具有很强的潜力,客户体验上仍需不断优化。从目前来看,京东国际已经基本完成布局,并等待未来的发力。京东国际目前的优势依然在其商品品类上,包括母婴、化妆品、保健品等分类。